- 发布日期:2025-08-15 14:21 点击次数:84
海报新闻记者 毛谈光 青岛报谈
衣锦荣归,是不少赴台老兵临终前惟一的心愿。3月11日晚,在“灵魂摆渡东谈主”刘德文的匡助下,山东青岛籍赴台老兵的骨灰重回故土,与其家东谈主“相遇”。据了解,刘德文此行还带回别称潍坊籍老兵的骨灰,并于12日赶赴潍坊,匡助老东谈主衣锦荣归。本月21日,他将匡助另一位青岛即墨籍的一火故老兵“回家”。
熟悉的红色背包
刘德文送两位山东籍老兵魂归故里
当晚7点20分,在青岛胶东海外机场港澳台到达大厅,“灵魂摆渡东谈主”刘德文慢慢走入世东谈主的视线,与平素不同的是,这一次他的胸前和背后各有一份骨灰放在熟悉的红色背包中。此时,多位一火故老兵的支属飞快快步向前,搀扶着刘德文走向大厅的一角。
“爷爷,到家了,你的家东谈主来接你了。”刘德文说着跪在地上进行老兵骨灰的打法庆典,“你的家东谈主坚执得不烧毁找你,当前终于回家了,你要保佑你的孙子身段健康。”老兵的孙子刘先生满含热泪跪地叩首,接过相片,看着骨灰坛一度抽咽悲泣:“回家了,爷爷……”打法庆典后,刘德文将寓意“团圆”的太阳饼送给老兵的家属,对方也为刘德文奉上锦旗。

据了解,此次已故老兵名叫刘吉泰,生于青岛市即墨区,1947年至台湾。上世纪90年代以来,老东谈主还是几次回即墨省亲。“我爷爷在离世前曾默示要衣锦荣归,我父亲几年前也归天了,让爷爷魂归故里亦然他的遗志。此时此刻我无法用话语来抒发,确切畸形感谢刘里长。”老兵的孙子刘先生说。
“孝谈伦理是中华英才的传统良习,旧大哥兵的家属关联上了我,寻找老兵的骨灰进程也很告成,梗概完成先辈的素志,把他带回给其后东谈主,这是一件畸形有真义的事情。此次挑升赶在晴明节前,亦然刘先生牢记已故父亲的嘱托,将爷爷带回家埋葬,与家乡最亲的土在一齐,让其魂归故土。”刘德文说。
会为老兵骨灰买机票、留张床
坦言山东是他的第二故乡
22年间,义务匡助300位一火故老兵“魂归故土”,刘德文被许多网友和老兵支属亲切地称为“灵魂摆渡东谈主”,而这一切源自他在担任里万古的一次老兵嘱托。
2003年春天,一位老兵提着两瓶高粱酒走进刘德文办公室,恳请他在我方归天后赞理将骨灰带回大陆。2004年,这位老东谈主归天。为了一句高兴,刘德文背着老东谈主的骨灰,私费特等海峡赶赴湖南,将其送回故乡。也恰是那一次铭刻的资格,让刘德文走上了“灵魂摆渡”之路。
只好条目允许,每次坐飞机、住宾馆时,刘德文会给老兵的骨灰买一张机票,留一张床,就像对待生者相通……刘德文在袭取采访时默示,“长者不是货品,而是我方最亲近的东谈主,为他们买座位,亦然能让他们好好休息,这是对长者们的尊重。敬老尊贤是中华英才的传统良习,长者要走前边,咱们晚辈要在背面扶着,因此我每次把骨灰挎在胸前,亦然但愿他们梗概安苟且稳地走回家。”
这不是刘德文第一次送山东籍去台老兵的骨灰回家。旧年7月,刘德文还是送回三名山东去台老兵的骨灰,其中一位的闾阎是平度市崔家集镇董家村。此次青岛籍老兵刘吉泰是第61位,潍坊籍的老兵是第62位。在打法已故老兵刘吉泰骨灰的进程中,刘德文还亲切地名称老兵的孙子为“本家兄弟”。
“山东是我第二故乡,山东是我跑得最密集的省份,每次来山东都嗅觉很亲近。”刘德文坦言,之前在流亭机场坐飞机时,他都会在附近的馒头店买一些馒头托运回家,分给山东籍老兵,因为又品味到了家乡的好意思食,老兵们尽头慷慨。
22年间匡助300多位已故老兵归乡
59岁的刘德文将连接作念下去
相近晴明节,刘德文的行程更加沉重。几天前,他刚在福建护送两位老兵的骨灰回家,回家里休息了不到三天技巧,又马束缚蹄地赶赴山东匡助两位老兵衣锦荣归。“我但愿赶在晴明节前,梗概匡助更多的老兵回家团圆。”
多年分隔,老兵支属大多只可提供姓名等浅易信息,刘德文往往要赶赴无东谈主照顾的坟场荒冢、收纳骨灰的大小寺庙寻找,如大海捞针,进程中刘德文也往往会感到内心煎熬。“许多去台老兵在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一火故了,那种是最难找的。许多时候咱们不是一回就能找获得,也有东谈主找了三十多趟,也有东谈主找了三年多,最长的致使是八年。”对刘德文来说,受东谈主之托要忠东谈主之事,每一份老兵的生前素志,他都不会烧毁,每一份委托都录用着亲东谈主的期盼,他都会坚执去尽量完成。
作念一件功德容易,但坚执22年绝非易事。刘德通告诉记者,“我方父亲生前畸形补助他的作念法,无论是过年如故节沐日,都会嘱咐刘德文专心作念好老兵的嘱托,帮他们完故意愿。我当前每次送老兵骨灰回家,都会去坟前告诉一下我的父亲。”
“老兵一世在外当游子,我弗成让他们一辈子在外当游魂。”这是刘德文往往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如今59岁的他将连接踏上完成已故老兵素志的路,匡助他们与期盼已久的支属“团员”。“当前我也往往老练身段,只好膂力允许,作念到70岁、80岁应该都没问题,我会连接坚执下去,匡助更多老兵回家。”
记者手记
限制了繁多媒体的相聚采访,刘德文与记者坐上了团结辆从机场返程的大巴。皮肤暗中,面容慈悲,话语间混合着乡愁,是刘德文给记者的第一印象。上车后,他将装有老兵骨灰的背包闲散地放在座位上,静静地看向前线。在去往宾馆的路上,他让记者尝试托起背包,感受这份满载乡愁的分量。“这一份骨灰坛有12公斤重,背归来皆备算得上是膂力活。一般第一次背我都会辅导,一定要留意,上一次有位家属一次背了两个骨灰坛,且归后全身痛了10天。”刘德文说。
刘德文场所的高雄市左营区温情里,曾是当年赴台大陆老兵聚居区之一。交谈中刘德文默示,“畴前社区的许多老兵,我都关切过,他们也都信任我,致使有些老兵把我当‘干女儿’。偶然候我会念念和这些老兵的人缘,我也不知谈其后会送老兵的骨灰归乡,作念起这件事起头自当初的那份高兴。”
22年间,“灵魂摆渡东谈主”刘德文驰驱于两岸之间,不计个东谈主得失,不索要酬金,架起了已故老兵与大陆支属的连心桥,了却老兵们“回家”的生前素志。正如斯前国台办发言东谈主朱凤莲在新闻发布会上的高度评价:刘德文的善举纯真解说了两岸同族不分省籍、不分地域,都是一家东谈主的理念。他的行径安危了老兵的离乱之痛,让他们称愿魂归故里。